•  020-85276880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成为企业信息化深度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企业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覆盖,特别是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从技术导向过渡到业务需求导向提供了宏观要求和方法引导,企业已逐渐开始深度关注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着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本次调研发现,企业应用范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应用信息系统部门增多和信息系统功能点增加。
 

应用广度——应用信息系统部门增多

  本次调研发现,中国企业按照各部门中应用信息系统的比例高低,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应用比例超过80%的部门,其中财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系统比例最高,达到89.5%;第二梯队是应用比例在40%-80%之间的部门。主要包括采购管理部门、营销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比例分别达到62.9%、56.2%和53.3%。第三梯队是应用比例低于40%的部门,主要包括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战略部门等,目前在第三梯队部门中应用信息系统的比例虽然较低,但随着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第三梯队部门中信息技术应用需求逐渐迫切。中国企业信息化已从过去单纯的部门级应用(财务、营销等)逐步过渡到企业级应用,信息化所涉及到的部门更加广泛,包括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外部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
 
  信息技术应用广度的扩展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企业为了满足内部自身业务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随着企业对于内控管理需求复杂程度的加深,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向流程协同方向发展,而信息系统是支撑企业各部门协同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企业内应用信息系统的部门不断增多,以便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从而挖掘内部潜力,减少内部消耗;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应对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信息技术是企业加强内外部协同一体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凭借,因此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外部需求将逐渐变得迫切,最终实现核心能力增强、综合效益提升的目标。
 
  应用深度——信息系统功能点增加在竞争全球化加剧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业务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发展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融合的加速,直接导致企业对于信息系统功能点增加的急切需求。信息系统功能点增加主要体现在财务应用、关键业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和企业战略应用等方面。信息系统在财务应用方面的功能点主要包括会计报表、资金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等;在关键业务应用方面的功能点主要包括客户档案管理、销售计划的实现、采购计划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等;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及行政应用方面的功能点主要包括人事与薪酬管理、行政绩效考核管理等;信息系统在企业战略应用方面的功能点主要包括管理战略决策的管理、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等。
 
  以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为例,其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业务领域,其中2010年会计核算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增幅最大,2010年会计核算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达到94.0分,相比2009年提高11.7分;2010年成本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增幅其次,2010年成本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达到62.2分,相比2009年提高10.1分;而2010年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增幅较小,相比2009年增幅分别为7.9分和3.9分。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信息化成熟度水平的企业财务应用深度有明显不同,对财务管理领域功能点的增加也有明确的需求差异。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基本成本管理是通用需求,应用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各信息化成熟度水平的企业应用水平差异较小。但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有较高要求,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企业,由于各单项系统未能实现全覆盖,因此无法获得及时、准确、“不落地”的数据,实施资金和预算管理的难度较大,效果不佳。当企业信息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在财务与业务集成基础上推进全面资金和预算管理更为切实可行。
 
  企业信息化建设正从关注部门全面覆盖(广度)向关注企业应用价值(深度)转变就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广度来看,制造行业覆盖最为全面(如图9所示)。制造业信息化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一方面,企业信息资源复杂,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的企业普及应用和推广,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和资源,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等外部合作企业的信息和资源;另一方面,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多,过程复杂且不确定性强,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工艺,涉及复杂的制造行为。
 
  另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导致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变革。企业为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全球竞争,必然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制造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模式创新变革,这些都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全面支撑。以制造行业为例,通过调查发现,不同信息化成熟度水平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水平差异存在较大不同。
 
  总体来看,信息化成熟度高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广度与成熟度低的企业应用广度差距不大,但是应用深度差距较大。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实现业务领域的广度覆盖比实现向业务的深入渗透要容易,目前国内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已经基本摆脱了解决“有无”问题的初级阶段,开始追求系统功能完善和对业务的深度支持,更加关注其应用价值的实现。信息系统内各模块的配备不但是信息化功能点的算术累加,更是通过各业务模块之间的集成整合,实现“1+1>2”的集成总体效益,支持企业逐步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过渡。
  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已从单一的信息系统领域应用覆盖向企业整体广度、深度两个方向进行应用扩展,即从过去关注财务、ERP、HR、OA等信息系统应用普及,转移到关注各信息系统对企业关键业务的深度支持和系统间的集成整合,企业对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因此愈加强烈。纵向智能管控和全产业链集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路径首先是业务系统对各部门的全面覆盖,其次是业务功能的逐步深化和延伸,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的关键流程优化和全流程集成整合,实现内部管理综合集成,并进一步向企业纵向智能管控和横向全产业链集成方向发展。
 
  企业信息化逐步从后台管理应用向中台业务应用,再到前台生产和服务应用过渡和延伸,从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支撑逐步走向关注信息化对企业外部供应商和客户的应用价值挖掘。因此,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基本成熟的条件下,面向管理者、一线生产和销售人员,支撑内部价值链整合基础上的全员应用,在业务系统综合集成基础上,搭建企业智能管控体系,提高生产柔性化、促进管理精细化,实现企业横向整合、纵向贯通的优化运作和一体化协同,并进一步将应用扩展到供应商、客户支持和协同,建立供应链高度协同、产业集群深度整合的价值链集成创新体系,提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能力,争取实现市场容量扩充、企业间协同整合和总体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云计算时代-软件产业新机遇     |   下一篇:关于ERP选型方法和技巧